分类表有两个维度: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。
知识维度
分为四种知识,分别是事实性知识、概念性知识、程序性知识和无认知知识。A.事实性知识——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了解的基本要素
A1,术语知识。例,技术词汇、音乐符号。
A2,具体细节和要素的知识。例,重要的自然资源、可靠的信息源。
B.概念性知识——在一个更大体系内共同产生作用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
B1,分类和类别的知识。例,地质时期、企业产权形式。
B2,原理和通则的知识。例,勾股定理、供求规律。
B3,理论、模型和结构的知识。例,进化论、美国国会的组织架构。
C.程序性知识——做某事的方法,探究的方法,以及使用技能、算法、技术和方法的准则
C1,具体学科的技能和算法的知识。例,水彩绘画的技能、整数除法的算法。
C2,具体学科的技术和方法的知识。例,访谈技巧、科学方法。
C3,确定何时使用适当程序的准则知识。例,确定何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准则;判断使用某一方法估计企业成本是否可行的准则。
D.元认识知识——关于一般认识的知识以及关于自我认知的意识和知识
D1,策略性知识。例,知道概述是获得教材中一课的结构的方法;使用启发法的知识。
D2,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,包括适当的情境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。例,知道某一教师实施的测验知识;知道不同任务对于认知要求的知识。
D3,关于自我的知识。例,知道对文章进行评论是自己的长处而写作是自己的短处;知道自己的知识水平。
认知过程维度
有6个主类别:①记忆/回忆;②理解;③应用;④分析;⑤评价;⑥创造。1、记忆/回忆——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的知识
1.1 识别,同义词:辨认
从长时记忆中查找与呈现材料相吻合的知识(例如,识别美国历史中重要事件的日期)
1.2 回忆,同义词:提取
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(例如,回忆美国历史中重要事件的日期)
2、理解——从口头、书面和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构建意义
2.1 解释,同义词:澄清、释义、描述、转化
将信息从一种表示形式(如数字的)转变为另一种表示形式(如文字的)(例如,阐释重要讲演和文献的意义)
2.2 举例,同义词:示例、实例化
找到概念和原理的具体例子或例证(例如,列举各种绘画艺术风格的例子)
2.3 分类,同义词:归类、归入
确定某物某事属于一个类别(如概念或类别)(例如,将观察到的或描述过的精神疾病安全分类)
2.4 总结,同义词:概括、归纳
概括总主题或要点(例如,书写录像带放映的事件的简介)
2.5 推断,同义词:断定、外推、内推、预测
从呈现的信息中推断出合乎逻辑的结论(例如,学习外语时从例子中推断语法规则)
2.6 比较,同义词:对比、对应、配对
发现两个观点、两个对象等之间的对应关系(例如,将历史事件与当代的情形进行比较)
2.7 说明,同义词:建模
建构一个系统的因果关系(例如,说明法国18世纪重要事件的原因)
3、应用——在给定的情景中执行或使用程序
3.1 执行,同义词:实例
将程序应用于熟悉的任务(例如,两个多位数的整数相除)
3.2 实施,同义词:使用、运用
将程序应用于不熟悉的任务(例如,在牛顿第二定律适用的问题情境中运用该定律)
4、分析——将材料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,确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,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或总目的之间的关系
4.1 区别,同义词:辨别、区分、聚焦、选择
区分呈现材料的相关与无关部分或重要与次要部分(例如,区分一道数学文字题中的相关数字与无关数字)
4.2 组织,同义词:发现连贯性、整合、概述、分解、构成
确定要素在一个结构中的合适位置或作用(例如,奖历史描述组织起来形成赞同或否定某一历史解释的证据)
4.3 归因,同义词:解构
确定带刺材料背后的观点、倾向、价值或意图(例如,依据其政治观来确定该作者文章的立场)
5、评价——基于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
5.1 检查,同义词:协调、查明、监控、检验
发现一个过程或产品内部的矛盾和谬误;确定一个过程或产品是否具有内部一致性;查明程序实施的有效性(例如,确定科学家的结论是否与观察数据相吻合)
5.2 评论,同义词:判断
发现一个产品与外部准则之间的矜持;确定一个产品是否具有外部一致性;查明程序对一个给定问题的恰当性(例如,判断解决某个问题的两种方法中哪一种更好)
6.创造——将要素组成内在一致的整体或功能性整体;将要素重新组织成新的模型或结构
6.1 产生,同义词:假设
基于准则提出相异假设(例如,提出解释观察的现象的假设)
6.2 计划,同义词:设计
为完成某一任务设计程序(例如,计划关于特定历史主题的研究报告)
6.3 生成,同义词:建构
生产一个产品(例如,有目的地建立某些特种的栖息地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