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2月27日星期六

爱枣报405期【不缺粮,缺良心】上的留言

关于耕地保护的那一段,爱枣报讲得很差劲。明显没看仔细看新闻。耕地当然是粮食生产最根本的条件。可茅于轼人家没质疑这一条啊,人家质疑的是“18亿亩耕地”保护政策。

下面引用的“中国已经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、也不存在耕地保护问题,只要有市场,一切都可以解决”,不是茅于轼的观点,而是一个记者问的,茅于轼的回答是“在市场经济的自由交易、要素替代的机制下,在国家粮食库存和外汇收入充足的情况下,基本不会发生所谓的粮食安全问题”。想想这两者的区别吧。有时间,再琢磨他质疑的理由:“在现代中国,粮食不安全或大饥荒的事例只发生在经济不自由的计划经济时期。无视耕地作为一种农业要素具有可替代性,并将它与粮食产量——乃至粮食安全绝对地“捆绑”起来,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经验上都是缺乏根据的”。

还有,国内5亿吨需求,国际总交易量2亿吨。我想说的是,现在国内5亿吨需求是怎么解决的,国内生产多少。如果按茅于轼的建议改革,是不是国内生产很快变成0,全部靠进口。土地是有限的,在有限的情况下,怎么分配(用于农业、工业或是住房)最合理,效率最高,可以讨论。那位“国务院三农问题专家”一句话,看上去大义凛然,确凿无疑,但禁不起进一步的讨论。

没有评论: